【 下午5點就找不到獸醫師的故事 】——毛孩家屬與我的「超連結」
那天,下班時間有點晚,
下午是連續的手術,晚上則是密集的看診。
一整天的工作終於結束,
我訂了喜歡的鹹酥雞當宵夜,準備回家好好放鬆休息。
但是,手機螢幕突然跳出了提醒
——〈犬貓慢治療〉線上諮詢,收到一個新表單!
打開一看,是一對來自「歐洲」的毛孩爸媽。
表單裡,有飼主提供的檢驗報告,有毛孩的近況描述,
但最主要的是,我讀到一份「焦急」——希望能盡快跟我約時間視訊。
下午5點以後,就找不到獸醫師的地方
我和遠在歐洲的毛孩家屬在線上碰面了。
(下班後的鹹酥雞還沒吃完...)
在螢幕兩端,我們花了一個小時討論目前毛孩的醫療困境。
原來,他們有一隻老年狗狗,罹患了腫瘤,夜晚常常因疼痛而顫抖哀嚎。
然而,在他們居住的城市,
動物醫院非常準時下班,傍晚5點後,就很難找到獸醫師了。
也就是說,只要時間稍晚,倘若狗狗出現任何狀況,
他們都必須開車到很遠的地方,花費很高昂的醫藥費,才能找得到急診動物醫院。
這讓他們每天太陽下山,都非常焦慮。
我問:「目前幫狗狗看診的獸醫師,有什麼建議?
他們是否提供備用的止痛藥呢?」
家屬回答:「就是沒有。
所以最近每天晚上,我們都不敢睡,就是擔心狗狗很痛.......」
遠距醫療——證實有好處的數位診間
2021 年,美國動物醫院協會 / 美國獸醫醫學協會
發表了 2021 AAHA/AVMA Telehealth Guidelines for Small-Animal Practice「小動物遠距醫療指南」。
當時的背景,是為了應對 COVID-19 大流行期間快速增長的就醫需求。
然而醫師們發現,即使在疫情後,
「遠距醫療」仍保有它的優點——也就是「連結」。
遠距醫療,又被稱為「連結式護理」(Connected Care),
雖然不能取代面對面的診療,
但卻能改善醫師與病患之間的溝通,
幫助病患「監控」病情,做出「及時」的判斷。
這份「小動物遠距醫療指南」指出:
線上的方便性,對飼主而言,
不只減少「交通與時間」的成本,也減少了「毛孩的就醫壓力」。
更重要的是,遠距醫療提供了一種「超越營業時段」的支持——
避免在緊急狀況下,家屬過大的心理壓力。
如果真的病況嚴重,及時的監控判斷,可以挽救毛孩的生命。
如果情況並不那麼嚴重,飼主也可以安心等待,在正常時間內回到平日看診的醫院。
毛孩家屬與我的「超連結」
對我而言,
自從投入〈慢治療〉「寵物安寧緩和照護」以來,
線上遠距的諮詢,大約佔了一半的病例。
我把這個關係,稱為「超連結」。
需要這份「超連結」的飼主,
有的來自美國,有的來自澳洲,有的來自對岸及東南亞......
(當然也有來自台灣較為偏遠的區域)
他們的共通點是,心情都焦慮不安。
犬貓進入老齡,往往面對多病症的處境:腫瘤、心臟病、腎臟病.......
醫療上的溝通,也更需要「說得更多,說得更仔細」。
然而,這些遠道而來的毛孩家屬,
都有醫病之間「說得不夠」的煩惱。
也許是因為語言隔閡;
也許因為醫師表達的方式(每個字都聽得懂,但整體聽不懂);
也許是因為,「飼主心裡認為最重要的部分」,並沒有被醫療端聽見,看重,支持。
飼主都知道附近的醫院在哪裡,卻依然有支援「斷線」的無助感。
來自歐洲的毛孩家屬,後來
聽完遠在歐洲,但正在 ING 痛苦中的飼主故事,
你覺得,身在台灣的獸醫師,究竟可以做什麼呢?
我的手摸不到狗狗,
也無法親自拍拍家屬的肩膀,安慰他們的辛苦。
我沒辦法親手開刀,也無法隔空抓藥。
整個過程,我們都在視訊中相見。
但是我先花時間,好好解釋腫瘤的病程與治療的走向,
希望毛孩爸媽能完整理解,未來要如何走下一步。
接著,我們討論下一次見到當地的獸醫師時,可以問哪些問題?
在這個疾病中,其實還有幾種治療選擇,可以主動提出,深入討論。
最後,也是關鍵的部分。
我們討論「家屬最痛苦的時刻」——
夜晚,如何能在不去醫院的狀態下,為狗狗減少疾病之痛?
我們一起盤點目前的醫藥資源,一起努力想辦法,尋找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案。
當視訊結束時,
家屬說,「謝謝金醫師,今天晚上,我們終於可以安心睡覺了。」
在飼主所在的困境裡,與他們會面
每當聽到家屬「放下一顆心」,
我都會感到很有成就感,我很喜歡「連結」這兩個字。
「寵物安寧緩和照護」強調的,就是這雙重的理解與支持:
你要救動物,也要救照顧動物的人。
我改寫了 AAHA 美國動物醫院協會的一段文章,作為結論:
「最終我們要知道的是,整個社會和技術,每十年都在不斷變化。
身為獸醫師,我們有責任適應新技術,並且以有利於患者的方式實踐它們。
獸醫師必須擺脫『要嘛就採用最高標準,要嘛你什麼都沒有』的心態。
獸醫師正面臨一個機會,在飼主所在的困境裡,與他們會面。」
☺ 想閱讀更多金醫師的文章?
歡迎 訂閱專屬會員信
✋ 你需要與金醫師「慢治療 超連結」?
👀 更多即時互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