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我是金醫師。 最近我在飼主社團裡看到這樣一則貼文: 「老貓的長照治療過程中, 真的出現很多我沒想過的痛苦…… 考慮手術,卻有麻醉、術後感染、恢復的各種風險; 要吃某種藥,卻可能影響另一個疾病,反而加速死亡…… 天啊。」 主人描述自己在兩種艱難的選擇間擺盪: 「不治療,可能惡化」 但「治療了,也可能更快結束生命」 你知道嗎? 其實獸醫師們也有同樣的煩惱。 這樣的心聲,彷彿是「複製貼上」一般,出現在我身邊。 ______…
你好,我是金醫師。 最近我在飼主社團裡看到這樣一則貼文: 「老貓的長照治療過程中, 真的出現很多我沒想過的痛苦…… 考慮手術,卻有麻醉、術後感染、恢復的各種風險; 要吃某種藥,卻可能影響另一個疾病,反而加速死亡…… 天啊。」 主人描述自己在兩種艱難的選擇間擺盪: 「不治療,可能惡化」 但「治療了,也可能更快結束生命」 你知道嗎? 其實獸醫師們也有同樣的煩惱。 這樣的心聲,彷彿是「複製貼上」一般,出現在我身邊。 ______…
這一週,我才剛剛結束一場講座, 主題是:「 如何當一個稱職的毛爸媽 」 其中,我提到稱職毛爸媽的「關鍵能力」之一: 「 情緒解讀 」 ——接收狗狗貓咪的各種「訊號」。 「金醫師,你是不是要我們大家都去找寵物溝通?」 不是啦 我特別強調: 千萬不要小看自己對毛孩的觀察力 ~ 只要朝夕相處,你一定能從蛛絲馬跡,感受到狗狗貓咪的某些訊號。 我始終相信——家長才是最了解身邊毛孩的那個人。 所謂的「情緒解讀」,其實就是「在乎」。 因為花時間在…
【如果要為台灣做一份「這樣的研究」,你願意加入嗎?】 上週末因為 Boehringer Ingelheim 百靈佳殷格翰的邀請, 我在展昭貓咪博覽會…